河道的裁弯取直、束窄加深和硬化覆盖使河床不透水面积增加,导致河流泄洪功能减弱;河流基本失去了其原生态功能,河流从前的滨水环境发生了改变,人与河流原本的和谐关系被破坏,人们失去了往昔那种自然野趣的亲水、休闲和娱乐场所,继而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精神生活带来一定影响。
对自然景观的影响河流本是自然界一道靓丽的风景。
特别是城市河道,其景观效果更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财富和文明程度的象征。
按传统方法整治后的河道,往往局限于防洪、排涝、引水和航运等基本功能。
在护岸工程设计中,特别是城市河道,为了控制河势和确保河道的防洪安全,着力于运用块石、混凝土等硬质材料的结构设计,而很少考虑河道的生态、景观、休闲、娱乐等其他功能。
河槽渠化,河岸硬化,边界整齐,走向笔直,虽具现代气息,但它与现代人追求回归自然,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观需求和心理期待完全相背。
人们放眼望见那灰白色的河道两岸,巳经难以找寻昔日费心悦目的河流景象。
基于水力学最佳水力半径的理论,传统的护岸工程遵循用最经济断面输送最大流量的原则,在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上追求断面渠化和较小的水力糙率,在使用功能上侧重防洪固岸,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河流的自然功能。
现阶段传统护岸结构型式可分为直立式、斜坡式或斜坡式与直立式组合的结构型式:(1)直立式护岸。
直立式护岸可采用现浇混凝土、浆砌块石、混凝土方块、石笼、板桩、加筋土岸壁、沉箱、扶壁及混凝土、砖和圬工重力挡水墙等结构型式。
(2)斜坡式护岸。
斜坡式护岸又可分为堤式护岸(包括堤身、护肩、护面、护脚和护底)和坡式护岸(包括岸坡、护肩、护面、护脚和护底)。
(3)混合式护岸。
混合式护岸兼容如上两型式特点,一般在墙体较高的情况采用。
传统的护岸工程建设以水泥、砂浆、石料、混凝土和沥青等为主要建筑材料。
24小时咨询热线:
18832808887
QQ在线咨询:
36663778
微信号:
18832808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