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生态格宾网箱护岸的出现顺应了人与自然共生的要求,是护岸工程建设的一大进步。
生态吉林格宾网箱护岸分为自然原型护岸,自然型护岸及多自然型护岸三种类型,通过绿化护面层,坡面多孔化、粗糙化,近岸流态多样化三种主要途径,重视发挥天然材料的性能,能有效地改善传统型护岸对河流环境及生态所带来的负面效果,并由此对护岸的设计及施工带来一系列有益的启发。
建立关于生态吉林格宾网箱护岸生态功能的评价体系或标准以及对河道开展综合治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为保护岸坡,控制河势,人们在大大小小的河流上修建了各种类型的护岸和护坡,传统的护岸工程在技术和实践上都日臻完备。
但是由于受施工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护岸工程在结构型式和材料选择上力求安全经济、施工简便,在使用上偏重防洪功能,忽视了河流的生态效应,对河流的生态及环境带来了难以估计的损害。
为迎合人们对环境的需求,对已建设的护岸进行生态改造及修建新型的生态护岸已经成为护岸建设新趋势。
生态吉林格宾网箱护岸出现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日本及一些欧洲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国内近几年也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但大都局限于直接引进或介绍国外已有的技术和施工经验。
本文力求通过深入探讨传统型护岸与生态格宾网箱护岸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理论层面上寻求传统型护岸向生态格宾网箱护岸转变的途径,以期为护岸工程的改造和兴建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和依据。
斜坡式护岸的护面材料则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①石料类:抛石或块石护面层,偶尔进行灌浆、人工砌石、圬工、石笼或金属网沉排;②混凝土类:预制混凝土块体、开缝或经灌浆咬合块体、钢丝绳捆固或土工织物连接的混凝土块体、现浇混凝土板和整体式构筑物、充装填料的纤维织物;③土工织物:草被复合物———面层、织物和网格、三维护岸面层和网格、二维纤维织物;④沥青:开孔碎石沥青填料土工织物面层、稀松或致密碎石沥青。
此外,一些天然材料在传统的护岸工程中也有少量应用,如梢料(柴枕、柴排、柴帘、沉树、沉梢坝等)也是一种传统的护岸材料,常用于护脚或护底。
基于水力学最佳水力半径的理论,传统的护岸工程遵循用最经济断面输送最大流量的原则,在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上追求断面渠化和较小的水力糙率,在使用功能上侧重防洪固岸,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河流的自然功能。
24小时咨询热线:
18832808887
QQ在线咨询:
36663778
微信号:
18832808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