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护岸设计的环境因素各方面的因素生态护岸要广泛应用于目前的生产建设中,必须要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环境以及各方面的因素,全面考虑,统筹兼顾。
(1)“依山傍水”是人们理想的居住环境。
在进行护岸工程设计时,必需特别注意人、水面、地面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2)由于河道的天然形态,因此在治理时,应尽量根据各河段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治理模式,避免河道治理后的单一化和简单化;(3)选择护岸材料时,应根据河流的位置、区域自然条件、施工条件,并综合考虑护岸的性质、部位及材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因素,决定所用护岸材料;(4)堤防工程建设必须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等因素。
首先,必须服从流域防洪规划,堤岸线的布置应保证排洪的需要;同时应与当地总体规划协调,服从当地总体规划所赋予堤防的功能任务。
生态护岸设计的几个关键技术植被品种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对于项目的成功实施非常必要。
采用天然材料护岸时,特别是通过植被措施护岸时,不同植物材料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对于水位和底土土质的适应性。
可根据不同水位,结合当地情况,将河流岸坡分为干燥、偶然的洪泛带,潮湿、季节性洪泛带,沿岸水位变动带,淹没带等几个区域;同区域选取适合的植物种类。
当采用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岸时,还应该考虑到绿色混凝土易吸收并蓄存太阳辐射热能,表层温度较高,不仅影响花草种子发芽率,而且影响花草生长,当温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很多草会出现热休眠现象。
这种护岸植物选择时应充分考虑该特点再结合当地情况,选择合适的植物。
一般来说,混合使用几种不同的植物往往比使用单一植物种类更为有利。
另外,现场或现场附近已有物种对于护岸工程中植物种类的选择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生态护岸设计的几个关键技术生态护岸适应性研究在生态护岸工程设计中,应结合生态水利设计原则,在生态型护岸设计中应依照岸坡稳定、正常行洪、表面异质、材质自然、内外透水、及成本经济等原则来进行。
一般情况下,植被生态护岸不适合应用于河势变化剧烈的河段如弯道顶冲段,以及对于水下岸坡和防洪重点地段的防护;笼石结构生态护岸不适用于岸坡陡于1∶1.5、天然重力作用下岸坡不稳定的坡面防护。
24小时咨询热线:
18832808887
QQ在线咨询:
36663778
微信号:
18832808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