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岸结构设计中,通常选用圆木、卵石或其它天然材料,构造适宜生物生存的水下岸壁孔隙环境。
(1)自然原型护岸模式自然原型护岸模式,一般是指植被法。
主要用于一些小河道、溪流的堤岸保护及一些局部冲刷的地方,采用植物保护河堤主要用于小河、溪流的堤岸保护和一些局部冲蚀的地方,以保证自然堤岸特性。
如种植柳树、白杨等具有喜水特性的植物,由它们发达的根系稳固土壤颗粒增加堤岸的稳定性,加之柳枝柔韧,顺应水流,可以降低流速,防止水土流失,增强抗洪、保护河堤的能力。
这种方法从工程角度上来讲比较简单,当河岸较陡时,可辅助采用土工织物固坡,以达到结构稳定的要求。
固土植物可以选择的主要有沙棘林、刺槐林、黄檀、池杉、龙须草、金银花、油松、黄花、常青藤、蔓草等等,可以根据该地区的气候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
(2)自然型护岸模式自然型护岸模式通常综合应用“植被法”、“土壤生物工程法”和我国习惯使用的“结构措施法”,土壤生物工程法有很好的环境效益,在国外广泛应用。
通俗的讲,土壤生物工程法是用乔木或灌木的发达根系纤维来固定岸坡,形成“植物加筋土”,即把植物当作结构的一部分,来增加土的抗剪强度,防止坡岸坍塌。
这种方法一般都结合一些结构措施来应用,以使岸坡更加稳固。
(3)工程自然型护岸模式工程自然型护岸模式不仅种植植被,还采用天然石材、木材护底,如在坡脚设置各种种植包、采用邢台格宾网箱或木桩等护岸,斜坡种植植被,实行乔灌结合,固堤护岸。
在此基础上,再采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确保大的抗洪能力,这类河道的护岸功能主要以防止岸坡冲刷为主,在材料选用上常常采用浆砌或干砌块石、现浇混凝土和预制混凝土块体等比较硬质且安全系数相对较高的材质;在结构型式上常用重力式浆砌块石挡墙、工型钢筋混凝土挡墙等直立式护岸结构。
生态护岸设计中具体的技术措施有哪些?(1)固土植物护坡即利用根系发达的植物进行固土护坡,既可起到防止水土流失作用,又可以满足生态环境修复需要,同时还可以人造景观。
(2)邢台格宾网箱结构生态护岸网石笼结构生态护岸,可以构造铁丝网与碎石复合种植基。
即由镀锌或喷塑铁丝网笼装碎石、肥料及种植士组成。
在河道护坡中,一般应选用耐锈蚀的喷塑铁丝网笼。
(3)土工材料复合种植枝术该项枝术又分:土工网复合植被,土工网垫固土种植基,土工格栅固土种植基,土工单元固土种植基等技术。
其中,土工网复合植被枝术,又称草皮加筋技术。
土工网垫固土种植基,主要由网垫和种植土、草籽等组成。
网垫质地疏松、柔韧,有合适的空间,可充填土壤和沙粒。
植物的根系可以穿过网孔生长,长成后的草皮可使网垫、草皮、泥土表层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土工格栅固土种植基,是利用土工格栅进行土体加固,并在边坡上植草固土。
土工单元固土种植基,是利用聚丙烯等片状材料经热熔粘接成蜂窝状的网片整体,在蜂窝状单元中填土植草,起固土护坡作用。
(4)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亦称绿化混凝土,由多孔混凝土、保水材料、缓释肥料和表层土组成。
在城市河道护坡结构中,可利用生态混凝土预制块进行铺设,或直接作为护坡结构,既实现了混凝土护坡,又能在坡上种植花草,美化环境,使江河防洪与城市绿化完美结合。
(5)水泥生态种植基水泥生态种植基,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组成的具有一定强度的多孔性材料。
固体物质包括适合于植被生长的土壤、肥料、有机质及由低碱性的水泥、河砂组成的胶结材料等。
在种植基固体物质间,由稻草、秸秆等成孔材料形成孔隙,以便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和空气。
在种植基内还可填充保水剂,保持植物在日照下能很好生长。
(6)多孔质结构护岸所谓多孔质护岸,是指用自然石、混凝土预制件等材料,构成的带有孔状的适合动植物生存的护岸结构形式。
其施工简单,不仅能抗冲刷,还为动植物生长提供有利条件,此外还可净化水质。
这种型式的护岸,可同时兼顾生态型护岸和景观型护岸的要求。
(7)自然型护岸自然型护岸,即以天然的植被、原石、木材等材料来替代混凝土护岸,尽量创造接近自然型的河道。
在日本和台湾,这种河道治理方法称之为“近自然工法”和“生态工法”。
自然型护岸工程的型式,可分为自然原型型、自然型和多自然型三种:自然原型型护岸,只种植被保护河岸,以保持河流的原生态特性,但这种型式的护岸,抵抗洪水的能力较差。
自然型护岸,除种植植被外,还采用石材、木材等天然材料,以增强护岸工程的抗洪能力。
多自然型护岸,即在自然型护岸的基础上,再巧妙地使用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等硬质材料,既不改河岸的自然特性,又确保了护岸工程的稳定性。
24小时咨询热线:
18832808887
QQ在线咨询:
36663778
微信号:
18832808887